月鳢(学名:Channa asiatica)是鳢科、鳢属鱼类。体重一般为100-250克,最大个体重达500克。体背、腹缘几乎平直,尾柄短。头宽,中等大。上颌骨末端伸达或伸越眼后缘下方。上、下颌外行齿绒毛状。眼中等大,在头的前半部。鳃盖膜跨越峡部。鳃耙较弱,上鳃耙略为明显。头、体部均被中等大的圆鳞;头部鳞片呈不规则扩大。背鳍1个,连续,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后上方,末端鳍条伸越尾鳍基。无腹鳍。各鳍均无棘。腹膜白色。无幽门盲囊。肠细短,作2次盘曲。鳔细长。体绿褐色或灰黑色,体背部颜色较深,腹部灰白色;体侧沿中部有7-10条“(”形黑褐色横纹带;头背部黑褐色,头侧眼后部有2条黑色纵带。背鳍、臀鳍灰褐色,上有白色小斑点;胸鳍、尾鳍灰色;胸鳍基部后上方有1个黑色大斑,尾柄部有1个白色边缘的黑色眼状斑,尾鳍基有数条灰色横纹。
月鳢常梄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泂溪流中,也喜在堤岸或田埂边穴居。性凶猛,摄食小鱼、虾、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,一般夜间外出活动觅食,白天栖息在水草丛中。原产于中国、越南。日本、斯里兰卡有引种。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。
(概述图参考来源:[1])
外文名
Chinafish、Small snakehead
别名
七星鳢、七星鱼、山花鱼、山斑鱼、点秤鱼、秤星鱼、星光鱼等
中文学名
月鳢
拉丁学名
Channa asiatica
界
动物界
动物学史
月鳢(Channa asiatica)是在1758年,由欧洲瑞典植物学家林奈(Carolus Linnaeus,1707-1778),在《自然系统》(Systema Naturae)第10版中,根据采自中国的标本,以“亚洲裸鱼(Gymnotus asiatica)”的学名首次被记载。[4]
中国香港有关“月鳢”的最早文献,见于美国地衣学及鱼类学家赫尔(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,1868-1962)在1934年于《香港博物学者》杂志(Hong Kong Naturalist)增刊第3卷中《一九三一年十月至十二月采集的香港鱼类》(Hong Kong fishes collected in October – December, 1931)一文中,以“月鳢(Channa asiatica)之名记载,为首个纪录。[4]
月鳢的先定同物异名为Channaasiatica、Gymnotus asiaticus,次定同物异名有Channaformosana、Channaocellata、Channasinensis等。[4]
形态特征
背鳍43-45,臀鳍28-30,胸鳍16,尾鳍14。侧线鳞。鳃耙约11。[5]
共7张
月鳢
体长为体高的51-6.6倍,为头长的3.3-3.8倍。头长为吻长的5.1-5.6倍,为眼径的4.3-7.1倍,为眼间隔的3.2-4.0倍,为尾柄长的4.7-5.6,为尾柄高的24 3.1倍。[5]
体重一般为100-250克,最大个体重达500克。体背、腹缘几乎平直,尾柄短。头宽,中等大,圆钝,后部圆筒形。上颌骨末端伸达或伸越眼后缘下方。上、下颌外行齿绒毛状,下颌内行齿较大:犁骨、腭骨有细齿舌端尖圆。眼中等大,在头的前半部;眼间隔宽凸。前鼻孔呈细长管状,伸越上颌边缘;后鼻孔圆形,紧靠眼前缘上方。鳃盖膜跨越峡部。鳃耙较弱,上鳃耙略为明显。 头、体部均被中等大的圆鳞;头部鳞片呈不规则扩大,尤以头背部为甚。侧线存在,自鳃盖上缘沿体侧上部向后延至肛门上方附近中断,折下1枚鳞片宽,向后沿体中部延至尾鳍基。[5][6]
背鳍1个,连续,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后上方,末端鳍条伸越尾鳍基,臀鳍起点在背鳍第15-16鳍条下方。无腹鳍。各鳍均无棘。[5]
腹膜白色。无幽门盲囊。肠细短,作2次盘曲。鳔细长。[5]
体绿褐色或灰黑色,体背部颜色较深,腹部灰白色;体侧沿中部有7-10条“(”形黑褐色横纹带;头背部黑褐色,头侧眼后部有2条黑色纵带。背鳍、臀鳍灰褐色,上有白色小斑点;胸鳍、尾鳍灰色;胸鳍基部后上方有1个黑色大斑,尾柄部有1个白色边缘的黑色眼状斑,尾鳍基有数条灰色横纹。
生活习性
月鳢常梄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泂溪流中,也喜在堤岸或田埂边穴居。性凶猛,摄食小鱼、虾、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,一般夜间外出活动觅食,白天栖息在水草丛中。
还喜跳跃,在流水冲击的环境下会逆流上溯或跳离水面。月鳢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,当水中缺氧时能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腔内的辅助器官呼吸空气,不因水中缺氧而浮头死亡,离水也能活较长时间,有利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和活鱼运输。最适生长水温15-30℃,水温降到12℃开始不吃食,冬季寒冷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避寒越冬。